中国
粽子的各类很多,按馅分有:肉粽、豆沙粽、八宝粽、火腿粽等;按形状分有:三角粽、四角粽、锥形粽等。其中以浙江嘉兴
粽子为代表。它历史悠久,享誉中外。相传春秋战国时期,楚怀王在位时,曾大臣屈原,后来他受谗言被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楚国人民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,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、包
粽子的习俗。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。
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。据说,屈原投江以后,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,一直行至洞庭湖,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。那时,恰逢雨天,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。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,再次冒雨出动,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。为了寄托哀思,人们荡舟江河之上,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。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,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,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,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。
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
端午节吃粽子也让远方游子想起了自己的家乡。因此,每到
端午节,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买些粽子带回去给父母尝尝,让老人感觉到儿女们的关心。我喜欢吃甜粽子,妈妈却偏爱咸粽子,所以她总会变着花样做好几个口味的粽子,如蜜枣粽、鲜肉粽、蛋黄粽……而且还会把各式各样的粽子煮熟装盘,摆成漂亮的图案。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,真叫人垂涎欲滴!我最喜欢吃的是蛋黄粽,因为它香软可口,甜滋滋的,让人越吃越想吃。妈妈用手指轻轻捏开一个粽子,只见里面金灿灿的,像极了金元宝,仿佛能听到“叮咚——”的声音呢!咬下第一口,糯米粉的清香夹杂着鸡蛋的浓郁扑鼻而来,令人陶醉,细嚼慢咽,唇齿留香,余味无穷啊!
现在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已经不仅满足于吃粽子了,更注重品质与营养。除了普通的粽子外,市场上还涌现出许多新奇特的粽子,比如牛奶粽、鲍鱼粽、巧克力粽等等。但是,不管怎么改良创新,都离不开棕叶的芬芳、糯米的醇厚、红枣的甘甜,以及蘸白糖或蜂蜜的淡淡幽香。